学校主页
 首页 | 申报书 | 佐证材料 | 建设规划 | 人才培养 | 师资队伍 | 实验条件 | 教学视频 | 实验实践 | 专业优势 | 教学科研 | 社会服务 
栏目导航
 专业带头人 
 建设目标 
 建设方案 
 成果预测 
 教学基础 
 建设保障 
 申报书全文 
建设目标
 
专业建设目标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在我国著名土壤学家林成谷先生等老一辈土壤学专家的辛勤努力下于1958年创建的。他的前身为山西农学院农学系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1979年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独立建系,1999年土壤与农业化学系改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也随之改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6年11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被评为山西省品牌专业,2009年6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10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入选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016年1月获教育部批准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本专业目前具有专职教师28人,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教师占8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6%。山西省教学名师2人,引进山西省131领军人才工程7人(院士1人、长江学者6人)通过山西省“百人计划”从加拿大引进特聘教授2人。具有校级精品课程4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目前有“旱地土壤肥力与耕地质量提升”、“固体废弃物农业资源化利用及功能肥料研发”、“农业生产环境质量监控与污染土壤治理”、“土地退化与生态重建”4个方向的研究教学团队。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办学水平,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本着“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结合地方性高等农业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将本专业建设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的优势专业。
专业建设总目标: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全国知名复合应用型专业”的总体目标,依托我专业优势及专业基础,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做好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与建设。大力加强各专业师资队伍的调整与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努力办出优势和特色。大力培养适应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1.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毕业就业难,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更难的现状,多数大学省仅有文凭而缺乏技术能力窘况,传统优势专业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矛盾,专业知识应用率低的现状。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的卓越农林复合应用型人才。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低产田改造知识;具有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知识;具有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知识;具有废弃物农业资源化利用和新型抗旱保水肥料研发知识的4种技能复合应用型人才。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针对目前专业师资力量、师资结构与其他“985”、“211”院校相近专业的差距,以及专业本身中间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的现状。通过山西省“131工程”、“百人计划”引进高水平海外归国学者等高端领军人才2-3名作为专业带头人,提高专业竞争力;通过海外访学研修,会议交流,合作培养,等多种形式鼓励在职教师深造,夯实专业现有中间骨干力量,同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5年内预计支持10人次赴海外研修,100人次参加会议交流;通过加大科研启动经费、科研配套经费等方式,吸收国内外优秀博士6-8名,实验室人员1-2名作为后备人才库。使得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实现教师梯队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起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3.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针对目前职业人才需求,加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依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现有教学方向优势和特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协调结合环境科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方向的前沿交叉知识点和教学新理念,构建新的专业科学课程群(土壤-植物养分循环特征机理课程群,肥料加工与环境监测技能课程群,农业资源化利用与土壤复垦应用课程群),赋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新的内涵;针对当今社会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拓展需求和课程建设的多元化需求,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专业选修课选择范围,专业选修课方向设置为土壤资源与可持续农业和土壤生态与环境管理两大方向;针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需求,逐步引入慕课、微课和翻转课程教学,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建设3-5门校级精品课程,打造省级精品课程1-2门(土壤学、地质地貌学),4门双语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微生物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将课程设置优化至培养适应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同时要满足因材施教、个性培养和学生素质培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要求。

4.教学条件建设目标:

依托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建设,结合学科建设,利用山西省教育厅下拨经费(440万元)、学校配套经费(1250万元)、学院自筹经费(140万元)及其他经费新建2000平米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心实验室。同时利用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50万元),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整合,建设安全、环保、符合国家规范,且具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的开放共享实验室。另外通过整合相关的教学和科研优质资源,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10个,与省市政府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10个,为本科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坚实平台。

版权所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优势专业 地址:山西省太谷县
邮政编码:030801 Email:info@sxau.edu.cn (晋)ICP备05000473号
Copyright© 2017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