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首页 | 申报书 | 佐证材料 | 建设规划 | 人才培养 | 师资队伍 | 实验条件 | 教学视频 | 实验实践 | 专业优势 | 教学科研 | 社会服务 
栏目导航
 专业优势 
资源环境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优势专业>>专业优势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优势

 

1、办学历史悠久,人才培养平台完善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也是我校传统的优势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在我国著名土壤学家林成谷先生等老一辈土壤学专家的辛勤努力下于1958年创建的。他的前身为山西农学院农学系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1979年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独立建系,1999年土壤与农业化学系改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也随之改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6年11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被评为山西省品牌专业。2009年6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10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入选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具有农业环境与监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西省资源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

2、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

目前具有专职教师28人,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教师占8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6%。山西省教学名师2人,晋农新秀3人,引进山西省131领军人才7人(院士1人、长江学者6人),引进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具有校级精品课程4门。目前有“旱地土壤肥力与耕地质量提升”、“固体废弃物农业资源化利用及功能肥料研发”、“农业生产环境质量监控与污染土壤治理”、“土地退化与生态重建”4个方向的研究教学团队。

3、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完备

近年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卓越农林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内涵建设,在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团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与创新,目前专业所依托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拥有独立的实验教学楼,实验室面积5030平方米。通过中央支持地方高校项目、山西省131人才引进工程、学校专项经费以及学院自筹经费支持,现有仪器设备1423台(件),仪器总价值约2122.8万元,5万元以上大中型仪器设备50台(件)。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平台为全校本科生提供了包括四个作物模拟生长温室、生活污水处理基地、大型沼气科教示范基地、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基地和田间试验地共40430平方米的校内实习基地,满足学生模拟生产实训和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保障。同时与山西绿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农科院环资所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关系。以双方互惠互利为纽带,学生实习领域不断拓展,基地建设出现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4、人才培养理念先进,培养方案完善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办学水平,推行“4-2-1-1”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培养特色鲜明的具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低产田改造知识,具有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知识,具有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知识,具有废弃物农业资源化利用和新型抗旱保水肥料研发知识的4种农业资源与环境复合应用型人才。同时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三位一体”教学平台,创建“3个模块、5个层次、1个贯穿、1个特色”的实践内容体系,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

5、社会服务能力强,扎实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师坚持“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坚持“把研究论文写在三晋大地上,写在粮食丰产上”,积极投身农业生产一线,做好农业科教服务。一方面教学科研团队通过科研项目的实施,将科研成果进行生产转化,提高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近3年期间,依托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环境监测中心,完成了山西省117个县农村污染源的调查,300万亩基本农田矿区城镇郊区土壤的调查,以及农业部委托的山西省基本农田重金属监测。

通过社会服务,加强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联系,提高产学研结合的水平,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完整体系和资源共享的模式。学生在参与项目中得到实践锻炼。同时服务平台的成立加强了辐射示范作用,为山西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版权所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优势专业 地址:山西省太谷县
邮政编码:030801 Email:info@sxau.edu.cn (晋)ICP备05000473号
Copyright© 2017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