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首页 | 申报书 | 佐证材料 | 建设规划 | 人才培养 | 师资队伍 | 实验条件 | 教学视频 | 实验实践 | 专业优势 | 教学科研 | 社会服务 
栏目导航
 建设规划 
资源环境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优势专业>>建设规划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

20162020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关键阶段,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明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强化专业优势,彰显专业特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山西省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经资源环境系及院部会议讨论,特制定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资源环境学院建设了自己的教学办公楼,因此实验教学条件得以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拥有土壤学实验室、土壤农化分析实验室、植物营养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地质地貌学实验室、土壤地理学实验室(530m2),以及药品、仪器、样品储存室等实验室用房,面积合计4660 m2。实验室配备ICP-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仪、微波消解仪、全自动消解仪等价值1500多万元的大中型仪器设备800()1个由农业部投资建设的1000 m2 “山西农业大学大型沼气示范基地”,1个由山西环境科学院投资建设的1800 m2 “山西省土壤污染修复基地”,2个总面积为200 m2的多媒体交流活动室。

截止2015年底,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硕士学位的教师8人(其中在读博士4人),学士学位教师1人;“十二五”期间,教师出版专著和教材5本,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纵向课题18项,国家级项目4项,纵向经费达500万元。

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校学生总数为407人,平均每年招收学生约100人,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学金24项,创新创业项目4项,学生就业率在84%,其中考研率40%左右。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教学,目前已经与山西绿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农科院环资所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关系。创建了农业资源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二、“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依据

1. 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要着力在加强复合应用型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上下功夫,大力培养适应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2. 从制订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对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手段进行系统改革,把过去比较单一的、限于课程、教材层面的教学改革整合到专业层面上,构建更加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3. 大力加强各专业师资队伍的调整与建设,加强课程、教材以及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努力办出优势和特色。

三、“十三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全国知名复合应用型专业”的总体目标,依托我专业优势及专业基础,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做好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进行细化研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与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具体目标

1)专业建设

目前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对全国44个院校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15星级的评价结果中,山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处于3-4星水平,十三五期间,教学和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力争在全国范围处于4星院校行列的领先水平。列入山西省“优势专业”,建成适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体系。

2)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围绕卓越农林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十三五”期间,申报省级教改项目1-2项,校级教改项目2-3项,发表教改论文5-10篇。申报省级精品课程1-2门,校级精品课程2-3门。

3)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2人,引入985211院校优秀博士毕业生2-3人,教授博士化率达80%,副教授及教授率100%,其中教授占到45%,师生比例稳定在10:1左右。选派5-10名教师到国外国内知名大学进修,扩大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

4)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依托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十三五”期间,在现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购置新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优化实验室布局,实验仪器在1000台(件)以上,仪器总价值达2000万以上,常规仪器按照每2/台配置,中型仪器按照每4/台配置,大型仪器按照每实验组一台配置。建立了中心网站,并且开发了手机同步实验选课APP客户端。实现实验大纲、实验项目、实验环境、创新实验体系、教学课件视频上网。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APP,方便快捷,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方式获取中心的授课信息及实验安排,实验教、学、评适时交互,更加方便了学生自主预习、选课以及课程预约。根据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需求,“十三五”期间,继续增加了5-10家实践针对性强的企事业实习基地。

5)科研产出与人才培养建设

“十三五”期间,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15项,申请专业5-10项,发表SCIEI收率论文15-30篇,科研经费达到800万元,从而为山西经济发展和国家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完善课题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招生人数维持在100/年,学生就业率在90%以上,其中考研率达45%以上。提高学生创立能力和创业兴趣,拓展创业就业率。

 

四、实施与评估

1. 明确实施责任,强化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配置导向,高效利用学校、学院的资源,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加强院系领导班子执行力建设,确保完成各项规划任务。

2. 分解目标任务,分年度、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五年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好年度计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对规划任务进行分解和落实,学院经费预算要与总体规划、年度技术相结合。

3. 加强评估反馈,定期对规划实施过程、进度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年度计划实施进行期终考核,及时调整修订年度计划,确保5年规划如期实现。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201510

版权所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优势专业 地址:山西省太谷县
邮政编码:030801 Email:info@sxau.edu.cn (晋)ICP备05000473号
Copyright© 2017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