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制度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 时间:2011-06-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然引起高等教育体制、教育教学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转换;而运行机制转换的一个突破口是大学生就业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配套改革。本文就此提出一些问题仅供讨论。

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转换的整体性影响

高等教育由原先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转变,将引起高等教育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的系统变化,从而引起运行机制的转换,即由原先行政指令性计划起主导作用的运行机制向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将起什么样的作用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析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行政计划为主要手段的管理体制,政府对学校实行直接行政管理,学校按照政府的行政计划办学。然而,仅仅这样描述,还不能充分揭示其运行机制的实质。这是因为,政府对学校究竟实行集权还是分权管理;对学校的人、财、物管得多还是少,严还是松,即使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各国的管理体制和做法也是不尽相同的。问题在于管理运行的实际内容。我国计划体制下高等教育管理运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校按国家指令性计划招收学生,按统一的教学大纲(甚至教材)培养学生;学生由国家统包学习,学成由国家统一分配就业。这就构成了一种政府行政主导型的运行机制。在这种运行机制下,政府的行政计划处于主导地位,学校处于从属地位;政府成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中介,学校与社会缺乏直接沟通的渠道。这样就造成学校缺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进而影响高等教育整体的活力。可见,对大学生实施统招、统包、统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条件。从改革大学生就业制度入手,正是抓住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它将产生推进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改革的整体效应。

1.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市场)自主择业,因此学校自然要主动关心和适应社会的需要,按照社会的需求招收学生、培养学生;社会用人部门有了选择学生的权利,也会更关心人才培养,增强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建立起学校与社会直接联系和沟通的机制。

2.学生与学校、社会的关系。由于学生成为自主择业的主体,同社会用人部门产生了双向选择的关系,学生同社会的这种直接联系使社会需求通过学生这个中介反映到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必然要求增强在教学中自主选择的主体地位。这种要求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适应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3.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在学校教育教学受到学生和社会需求选择的直接影响下,政府对学校办学过程的直接管理职能日益弱化。政府将成为国家意志的代表,确定教育宗旨、教育方针和政策,并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学术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学校实行宏观管理;学校则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将引起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整体转换。

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和整体内涵

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直接有关的,也可以说大学生就业受计划和市场影响的程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中计划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程度。因此,目标模式的选择是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

大学生就业从宏观角度说属于社会资源配置领域,它是由社会资源的宏观配置方式所决定的。在我国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济规模和高等教育规模相对有限,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对大学生就业实行国家统一分配,有利于有限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也可以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当经济规模和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作为社会重要资源的大学生就业不可能完全游离于市场机制之外,而必然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市场机制作用的制约。也就是说,要改革那种按指令性计划统一分配学生就业的制度,让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市场自主择业。这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目标的基本取向。当然,在改革目标模式上,还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仅占同龄人口的5%左右,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可能超过10%,大学生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我国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高智力行业和艰苦行业之间,人才的个体选择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市场体系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平衡、不完善,就业竞争条件不公平等等,决定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应该成为大学生新的就业制度的一个必要因素。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可以概括为国家宏观管理下的市场调节,也可以说是在国家宏观管理下大学生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国家宏观管理作用和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市场发育程度及其作用范围的大小。实现这一改革的目标模式需要扩展就业制度改革的内涵,即实行招生、收费和就业三项制度的系统改革。这三项制度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在计划体制下它表现为统招、统包、统配的三位一体,其蕴含的一个原则是把大学生作为准国家工作人员(干部),学生毕业后有义务服从统一分配。这种制度包含有解放区干部教育制度的某些成份,在当时有利于按国家确定的统一标准招收学生,能保证学生基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有利于向工农和工农子弟开门,改变旧大学生的学生成份;有利于按国家意志培养人才、使用人才。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招生和收费制度必然要进行相应改革。这种系统改革的大体设想是:根据国家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就业后回报率的状况等因素,按照实际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收费标准,并视社会、家庭的承受能力逐步到位;同时辅之以奖学金和贷学金制度,国家按实际要求和成本采取不同的投资标准和拨款方法。如果把三项改革联系起来,可能出现的图象是:凡国家急需和必须保证的专业人才,由国家设立专业奖学金,学生免交学费,毕业后按国家规定就业;凡由行业或企业提供奖学金的学生,应与用人部门签订协议保证学习和生活费用,国家实行一定资助,学生毕业后按协议就业;凡无定向需求专业的学生,原则上缴纳学费,属热门且毕业后回报率高的专业,收费可超过培养成本,国家只给以少量的补助,属一般专业的,收费标准可按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学生家庭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国家给以一定的资助,学生毕业后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在这个总体框架中,收费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拨款制度起着调节招生和就业的作用;就业制度则是实行招生和收费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三者的系统改革都取决于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以及学校对社会需求的应变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制度的系统改革需要教育内部和外部的配套改革。

三、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教育内部配套:高等教育微观运行机制的转换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可以说是学校(包括学校内部各个部门)、社会(市场)、政府诸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这种机制本来是一个整体。这里把学校内部的运作称作微观运行机制,把学校与社会、政府的相互作用称作宏观运行机制,是为了分析和论述的方便。

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必然引起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这种内部机制的转换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以及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是这种机制转换的中轴,其它各种改革将围绕它而进行。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人才培养同社会(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这将从两个方面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产生影响:一是市场经济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动;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就势必引起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动和职业流动性的增加,从而对人才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学校培养人才将由过去适应比较单一和稳定的需求转向适应多样而易变的需求。二是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市场竞争就业,社会(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影响将引起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也将使围绕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人事管理以及行政、后勤管理等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发生整体性转换。

教育教学改革,要根据学科和专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确定目标和内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专业,设置过细,服务面过窄,造成学生素质规格、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变化的多种需求,也不能适应竞争就业的改革要求。因此,适应社会需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内部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改革在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差别很大,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但是,从体制和机制转换的角度,可能有一些共性的问题。例如,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在培养规格上把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学校办出特色,学生发展个性,在课程和教学内容上,把学科要求和学习者的要求结合起来,即从构建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角度,合理安排教学;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把规定性和选择性结合起来,既要有必要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又要给学生以较大的选择余地,增强其适应和竞争的能力;在教育评价上,把教育内部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重视社会评价的反馈作用,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等。改革的具体内容应在实践中探索深化。例如:减少专业种类,拓宽专业服务面;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灵活的学分制、主辅修制、工作与学习交替制以及合作教学等改革举措。教育教学改革不仅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相配套,而且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变化的宏观要求。因为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程度也是学校适应社会需求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牵动学校诸多方面机制的转换,推动学校内部管理综合改革的深化。在学校管理的改革中,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关系最直接和密切的是学生管理的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生的入学、培养、就业都按统一的计划进行,学生管理就是保证实施这种预定的计划。如果借用生产上的术语,可以说,是从原材料进口到加工产品,再到产品出口的整个过程,都是按计划组织运行的。学校按照这种计划要求把学生工作分解为教育、管理、生活服务不同的部分。这些工作的整合,需要通过不同部门的协调,而实际工作中却很难产生这种整合作用。这种管理模式,在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的计划体制下尽管有矛盾,但不太尖锐。在实行就业制度改革后,学生处于选择就业的主体地位,他们增强了对学校教育教学的选择性,同时要求学校在管理职能中大大增强服务的功能。于是就要求学生工作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其中尤其是要突出服务的功能,包括学生在入学、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勤工助学服务、职业介绍服务等等。这样,在原有的学生工作系统中要建立一套比较健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为学生就业提供相关的服务。这项工作要在全国和地区高校间形成信息网络并同劳动力市场的各种机构建立联系,保证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畅通、便捷,促使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四、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教育外部配套:高等教育宏观运行机制的转换

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外部配套,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成熟和政府宏观管理职能与系统的完善,归结起来,就是学校、政府、社会(市场)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的转换。

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要条件。与各种要素市场的发展相比,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相对滞后。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牵涉劳动用工制度、公务员制度、工资分配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还有相应的医疗保险制度、退休保险制度、住房制度的改革。否则,就无法打破人员单位和部门所有的制度,无法实现人员在地区行业和单位之间的自由流动。只有实行了与此相关的各项改革,各种相应的法规、制度、机构建立起来了,劳动力市场才有可能实际运作;也只有劳动力市场正常地运作起来,大学生才能进入市场竞争就业,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才能真正付诸实施。在这种条件下,市场供求信息能及时把学生求职和录用的实际趋势反馈到学校。这样,学校原先那种单一的、由政府行政计划指挥办学的运行机制将转变为在政府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机制,并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机制的运行,会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能贴近社会(市场)的需求,反过来为实现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创造条件。

在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方面,政府宏观管理作用是必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政府按照社会(市场)需求和财力供给,确定招生和学生就业的指导性计划,控制供求总量平衡;政府通过拨款、奖贷学金制度,调节收费标准,在力求总量平衡的基础上,调节不同地区、行业和专业的人才供求;政府实行拨款倾斜、工资优惠等政策措施,保证国家紧缺专业、贫困地区和艰苦行业的人才需求;政府通过法律保护、专项资助等手段,保护处于不利地位人群的求学和求职的平等竞争地位不受损害等等。当然,在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方面,政府的作用归结起来,一方面是引导和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宏观要求;另一方面是限制市场调节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方面发挥政府的作用。在这诸多作用中,其基点是在保证教育供给和社会需求总体协调的前提下,力求体现学生求学公平、学校选择公平、学生就业公平的要求。实现上述要求,除了政府的作用之外,从长远看还有赖于经济和社会改革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可以说,教育需求(包括数量和质量)与供给之间始终存在程度不同的差距。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也就必然要发挥其各自作用,并且力求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协调。这就是高等教育宏观运行机制将会长期起作用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