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修宇
在今年的六月三十日,我们有幸与学院领导、老师一同参与了学院赴昔阳大寨的“三下乡”活动,并在此次行程中感受大寨乡土风情,领略大寨红色文化。
这次“三下乡”,我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经历,更收获了心灵的成长。我深刻理解了“农业学大寨”背后蕴含的精神内涵,“农业学大寨”的精神内涵在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种精神不仅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和弘扬大寨精神,可以激励人们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大寨村的美好记忆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通讯员:王顺华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有幸踏上了昔阳大寨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这次下乡参观学习,我深受触动,亲身感受到了那段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岁月。这次下乡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走进大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层层叠叠的梯田,它们宛如大地的指纹,诉说着大寨人勤劳与智慧的故事。它浓缩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变迁,承载了中国几代农民追求温饱和富裕生活的梦想。遥想当年,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大寨人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战天斗地,硬是把“七沟八梁一面坡”变成了稳产高产的“海绵田”。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深受震撼。
在参观大寨展览馆时,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件件饱含汗水的劳动工具,生动地展现了大寨人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寨人没有向困难低头,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搬山填沟,改造农田,用汗水和心血换来了丰收的果实。从老书记陈永贵到普通的大寨群众,每个人都为了集体的利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光辉典范,也成为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大寨人民首战白驼沟、三战狼窝掌、奋力战洪灾、三不要三不少、搬山填沟造平原、科学种田等经验以及广为流传。
在参观过程中,当地的村民脸上洋溢着的自豪和满足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淳朴和热情,也感受到了大寨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他们对大寨历史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寨精神不仅是过去的荣耀,更是当下和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
如今的大寨,在保持艰苦奋斗传统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业和特色农业,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让我明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此次参观昔阳大寨,让我对大寨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大寨人为榜样,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同时,也要时刻保持勤劳节俭的作风,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