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导师
郭青霞
姓名: 郭青霞
性别:
出生年月:
籍贯: 山西阳城
职务:
职称: 教授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方向: 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信息技术
电子邮箱:
gqx696@163.com
责任分工:

【个人简介】

郭青霞,女,1969年6月出生,山西省阳城县人。博士,现聘任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高级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会员。

【教育经历】

2002/09-2007/06,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博士

1994/09-1997/06,山西农业大学,土化系,硕士

1987/09-1991/06,山西农业大学,土化系,学士

【工作经历】

2015/10-2016/09,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地理与规划系,访问学者

2010/12-至今,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

2004/10-2010/1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副教授

1999/10-2004/10,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讲师

1997/07-1999/10,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助教

1991/07-1994/09,山西省阳城县土地管理局工作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利用规划学》、《生态经济学》、《科技论文写作》课程

研究生课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土地利用与规划专题》课程

【科研项目】

1.乡村振兴背景下退耕还林可持续生态补偿研究(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9B435,2019/05-2021/05,主持)

2.山西省贫困山区土地流转的农户分化和耕地撂荒机制(山西省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计划,2018041069-2,2018/01-2020/12,主持)

3.河津市土地整治规划(校企合作,2016-2018,主持)

4.山西省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项目(山西省教育厅,2015-2018,主持)

5.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山西农业大学,ZD-201305,2013-2015,主持)

6.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中小城市土地扩展机理与预测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术骨干项目,xg201216,2012-2014,主持)

7.河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河津市国土资源局,2011HX45,2011-2013,主持)

8.忻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编制研究(忻州市国土资源局,2010HX08,2010-2012)

9.基于AnnAGNP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345,2011/01—2013/12,主持)

10.河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项目(河津市国土资源局,2010-2013,主持)

11.忻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项目(忻州市国土资源局,2009-2012,主持)

12.榆次开发区土地调查研究项目(榆次区国土资源局,2009/01-2004/12,主持)

13.榆次区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榆次区国土资源局,2008-2010,主持)

14.平朔露天矿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重建模式研究(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20021029,2002/01—2004/12,主持)

15.安泽县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1/01—2002/12,主持)

16.北方山丘区压煤村庄土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土资源部,2014-2017,参加)

17.寿阳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寿阳县国土资源局,2008-2010,参加)

18.山西省涑水河流域土地覆盖与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研究(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2010,参加)

19.山西省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水资源保障研究(山西省水利厅项目,2008-2010,参加)

20.大同市数字农业与数字生态建立与应用(地方合作项目,2002-2007,参加)

21.荒漠化综合防治优化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9990490,1999-2004,参与)

22.黄土区大型露天采煤废弃地生境再造与群落重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071077,2001/01-2003/12,参与)

23.黄土高原脆弱生态区采煤废弃地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国家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00149,2001-2003,参加)

24.山西采煤废弃地生态重建优化模式研究及其开发应用(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开发项目,99016,1999-2002,主编)

25.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复垦规划(平朔集团有限公司,1997-1998,参加)

【发表论文】

通讯作者科研论文:

1.杨娟,郭青霞.基于水文模型对比建立SWAT模型数据库——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口流域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06):251-259.

2.夏光辉,郭青霞,卢庆民,杜轶,康庆.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0,40(02):140-147+153.

3.朱小林,郭青霞.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情景模拟——以忻州市忻府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04):254-259.

4.李嫚,郭青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户宅基地流转与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省孝义市梧桐镇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01):158-165.

5.李晓雅,郭青霞,杜轶.不同类型村庄撂荒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对比分析[J].农学学报,2019,9(08):19-25.

6.李晓雅,郭青霞,杜轶.不同特点村庄撂荒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对比分析——以太行山区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9,47(05):916-921.

7.王佳璐,郭青霞.贫困山区农户耕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和顺县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9,47(01):125-130.

8.王佳璐,郭青霞.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山区农户耕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和顺县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9,46(01):156-164.

9.栗兴,郭青霞.基于能值的黄土梁峁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山西省永和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1):91-100.

10.娄永才,郭青霞.岔口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AnnAGNPS不确定性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37(05):956-964.

11.娄永才,郭青霞.岔口小流域AnnAGNPS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34(03):207-215.

12.郭瑞宁,郭青霞,冯雨豪,贺鹏.基于TVDI的土壤湿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18,37(04):52-58.

13.温媛媛,郭青霞,王炎强.基于SEB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蒸散量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8,37(04):80-87.

14.张煌,郭青霞,冀云.岔口小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05):345-350+380.

15.冀云,郭青霞.岔口小流域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0):1554-1559.

16.闫胜军,郭青霞,闫瑞,赵富才,李洋旸.AnnAGNPS模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的适用性评价[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6,27(01):13-19+25.

17.连宸琰,吴振林,王兆清,郭青霞.山西省河津市城区与农村建设用地时空扩展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03):201-208.

18.牟安平,郭青霞.黄土丘陵山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10):1344-1348.

19.闫胜军,郭青霞,闫瑞,赵富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水土流失特征及雨强关系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5,29(02):45-49.

20.牟安平,郭青霞.我国农机化利用过程中土地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华北国土资源,2015(01):78-79+82.

21.闫瑞,闫胜军,赵富才,郭青霞.黄土丘陵区岔口小流域暴雨条件下氮素随地表径流迁移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4,28(05):82-86.

22.王军强,郭青霞,赵富才,杨丰,王建雷.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及对策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8):194-199.

23.闫瑞,闫胜军,赵富才,郭青霞.农业非点源氮污染研究进展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14,40(04):49-55.

24.李晋超,郭青霞.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设计——基于山西省永和县岔口小流域农户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181-187.

25.闫瑞,郭青霞,闫胜军,赵富才,杨鑫芳,李晋超,李欣欣.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岔口小流域氮素平衡及其环境影响[J].环境工程,2014,32(06):43-47.

26.王军强,王建雷,杨丰,史宜南,李金景,张力茜,赵晨,赵富才,郭青霞.岔口小流域不同耕地类型破碎化差异性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06):588-591+598.

27.刘慧芳,郭青霞.农村宅基地制度问题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05):433-436+453.

28.秦明星,马建根,郭青霞.1990~2010年榆次区城市扩张与驱动力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03):235-240.

29.王军强,郭青霞,赵富才,王建雷,杨丰.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现状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02):152-156.

30.李欣欣,郭青霞,杨鑫芳,李晋超,闫瑞,闫胜军,赵富才,卢庆民.基于GIS与RUSLE模型岔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05):413-419.

31.李晋超,李欣欣,闫瑞,闫胜军,杨鑫芳,郭青霞,赵富才.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耕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04):346-351.

32.杨鑫芳,李欣欣,李晋超,闫瑞,闫胜军,赵富才,郭青霞.农业土地利用中磷流失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03):255-261.

33.周铁刚,郭青霞,任玉鹏,刘慧璋,杨鑫芳.基于增减挂钩的山西省河津市农户搬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03):244-249.

34.闫胜军,闫瑞,芦三矿生,李晋超,李欣欣,杨鑫芳,赵富才,郭青霞.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口小流域AnnAGNPS模型数据库建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02):114-121.

35.闫瑞,闫胜军,李晋超,李欣欣,杨鑫芳,赵富才,郭青霞.岔口流域不同土壤质地转换模型精度验证[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02):109-113.

36.刘慧璋,郭青霞,王曰鑫,刘超,徐丹丹,芦三矿生.基于Markov的山西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预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01):53-57.

37.陈丽,郭青霞,荆耀栋,车爱平.基于组件式GIS的土地利用分区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忻州市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11(04):140-146.

38.陈丽,梁建娥,郭青霞.基于GIS的忻州市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02):161-165.

39.段晋芳,郭青霞,解鸿志.基于GIS的山西永定河植被生态需水管理系统的研建[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01):254-258.

40.陈潇,郭青霞,荆耀栋,刘庚.基于组件式GIS的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0):152-153.

41.段晋芳,王青杵,王改玲,郭青霞.基于GIS的山西永定河流域降水空间插值方法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03):44-47.

第一作者科研论文:

1.郭青霞,陈焕伟,周欣.大同市南郊区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及变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05):188-192.

2.郭青霞,陈焕伟,许孝堂,潘喆,刘娜.大同市南郊区治沙工程对区域景观生态影响的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7(03):69-74+291.

3.郭青霞,陈焕伟.大同市降雨侵蚀力时间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05):25-29.

4.郭青霞,白中科,吉谦,柴书杰.大型露天矿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重建模式研究——以平朔矿为例[J].生态经济,2006(05):133-137.

5.郭青霞,白中科,吉谦,柴书杰.大型露天矿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重建模式研究——以平朔矿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01):133-137.

6.郭青霞,白中科,吕春娟,周孝.平朔矿区生态经济重建的意义及其内容[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04):309-311.

7.郭青霞,贺斌,白中科.大型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平朔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4(04):131-132+188.

8.郭青霞,周孝.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安泽县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371-375.

9.郭青霞,吉谦,王改玲,张前进.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1):82-86.

10.郭青霞,张前进.关于建立农村宅基地市场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03):288-290.

11.郭青霞.山西省能源工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及其土地复垦工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02):38-41+94.

12.郭青霞,白中科,史源英,申广荣.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利用结构预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04):340-344+401.

13.郭青霞,孙泰森,师学义.闲置宅基地类型、成因及处置对策.云南省科技学术交流中心.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93-296.

[14]Qingxia Guo, Zhongke Bai, Qian Ji, et 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in Antaibao Opencast Coal Min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d Use/Cover Change Dynamics. August 26-30, 2001, Beijing, China: 609-617.

共同作者科研论文:

1.丁一,郭青霞.中部六省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及其驱动因素[J].城市问题,2019(11):45-51.

2.杜轶,郭青霞,郭汉清,张勇,白秀梅.汾河上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33(04):44-51.

3.丁一,郭青霞,杜轶,王海斌,陈水英.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04):583-590.

4.刘慧芳,郭青霞.农村宅基地制度问题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05):433-436+453.

5.刘立文,邢立新,郭青霞,王建雷.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土壤侵蚀时空关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5):7443-7449.

6.郭掌珍,孟会生,张渊,李维宏,郭青霞.汾河表层沉积物PCBs和OCPs含量、来源及生态风险[J].中国环境科学,2013,33(04):714-721.

7.冯两丽,郭青霞,白中科,吉谦,柴书杰.平朔矿区观光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重建模式[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S2):119-121+124.

8.毕如田,白中科,李华,郭青霞.大型露天煤矿区土地扰动的时空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7(08):1908-1912.

9.张玉峰,白志明,郭青霞.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的量化模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S1):98-99.

10.王景萍,白中科,郭青霞,柴书杰.平朔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J].露天采矿技术,2006(03):47-49.

11.周孝,郭青霞,白中科,赵富才.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征用对搬迁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210-212.

12.贾宁凤,李旭霖,陈焕伟,段建南,李保国,郭青霞.AnnAGNPS模型数据库的建立——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砖窑沟流域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02):436-441.

13.王改玲,白中科,赵景逵,郭青霞.矿区生态重建中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J].煤矿环境保护,2002(04):7-10.

14.白中科,左寻,郭青霞,王改玲,张前进,魏忠义.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规划案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1(04):118-121.

15.白中科,郭青霞,王改玲,张前进,魏忠义.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演变与配置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06):525-530.

16.师学义,王云平,郭青霞.莒山煤矿塌陷土地整治及效益分析[J].煤矿环境保护,1999(04):40-41.

17.王云平,郭青霞,师学义,韩双印.陵川县耕地撂荒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02):42-44.

18.王云平,师学义,郭青霞,张灵英,张坤凤.黄土丘陵区中小煤矿土地塌陷规律的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9(03):83-86.

19.白中科,郭青霞,史源英,申广荣,赵景逵.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利用结构预测[J].煤炭学报,1999(02):97-101.

20.王云平,薛继斌,郭青霞,师学义,韩双印.陵川县待开发复垦土地资源分类及调查方法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01):49-51.

21.申广荣,白中科,郭青霞.专家系统在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03):219-221+235-295..

教研论文:

1.郭青霞,赵富才.专业课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03):64-65.

【其他论著】

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8月,参编)

2.土地资源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参编)

3.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参编)

【奖励荣誉】

国家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黄土高原脆弱生态区采煤废弃地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00149)第二研制人——通过课题鉴定,山西省科技厅。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晋教科(2005)13号 )和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J-3-029)。

上一篇:程红艳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