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我院2026年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根据上级部门文件精神和会议要求,按照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免试攻读研究生遴选方案》(农大行字〔2025〕1号)和教务部《2026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方案》(教务字〔2025〕59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做好2026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成立资源环境学院2026年推免硕士研究生遴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组成如下:
组 长:贾昊昱 刘奋武
副组长:李廷亮 张 杰 杨治平 程永钢 马建芳
成 员:吕春娟 崔 旭 段永红 徐占军 张 杰(资环)
潘艳斐 祁静静 杨 润 胡志霞
二、遴选推荐
(一)推免基本条件
1. 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2.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遵纪守法,品行优良;
3. 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及公费农科生);
4. 能达到学士学位授予要求;
5. 全国CET-4水平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外语为小语种的申请者必须达到同等水平);申请直博考生外语水平须达到全国CET-6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或托福90分以上或雅思A类6分以上或有近三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的研究性学术论文;
6. 前三学年的课程考核合格,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GPA)居于本专业前20%。申请直博考生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GPA)居于本专业前10%。
7. 对于在校期间存在考试作弊行为,或因违反有关规定受过纪律处分的学生,实行“一票否决”。
(二)综合遴选
符合推免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按照综合遴选办法遴选。
1. 综合遴选成绩满分100分,由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GPA)成绩及综合评价指标成绩加权获得。其中,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GPA)成绩占综合遴选成绩的80%,综合评价指标成绩占综合遴选成绩的20%。
2. 综合评价成绩满分20分,由参军入伍服兵役、参加志愿服务(主要指支教、支农等具有较长时间服务的项目)、交流学习与实习、科研成果、竞赛获奖、主持省级及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外语成绩、国家级或省级荣誉等8项全面发展价值导向指标构成。志愿服务以提供省部级获奖证书为准;科研成果、竞赛获奖具体内容、等级及名次赋分。在某一项指标中有多项得分情况时,得分不累加,只取最高级别的分值计算。提交的所有材料需经学院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认定后才可计分。
各项指标具体赋分说明如下:
(1)参军入伍服兵役,2.5分。
(2)参加志愿服务(主要指支教、支农等具有较长时间服务的项目,特指省部级设立的项目),2分。须提供省部级相关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3)交流学习与实习:
到国际组织实习(特指省部级设立的项目):2分。须提供相应国际组织开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校际交流学习(特制学校选拔派出),1.5分。校际交流生须完成规定时长的交流学习,且在交流学习期间无挂科、无违反交流所在学校管理规定的记录。
(4)科研成果:最高分值3.5分。
① 论文:按照学校高水平期刊认定标准及目录(最近年度发布),仅限于学生本科阶段在G3及以上或北大核心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论文,署名单位须为山西农业大学,论文须为正式发表成果,参评以前至少须有刊物录用证明。学生与直系亲属或学历、职称、职务明显高于本人者合作的科研论文仅作参考,不纳入评价成绩计算。发表G3及以上级别论文,计3.5分;发表中文核心论文,计2.5分。
② 专利:在校期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排名第1)计3.5分,其他排名不计分,需以山西农业大学为署名第一单位,提供专利授权证书。
(5)竞赛获奖:参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参赛目录(参照最近发布),将竞赛分为三类,其中:
Ⅰ类竞赛:仅指竞赛目录内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Ⅱ类竞赛:竞赛目录内上述Ⅰ类竞赛之外的。
Ⅲ类竞赛:竞赛目录外,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主办的其他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或一级学会主办的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等(见附件)。
国际赛事参照执行,但不得低于国内赛事相关要求。
竞赛类别分值:Ⅰ类竞赛3.5分,Ⅱ类竞赛2.5分,Ⅲ类竞赛2分。
奖项等级权重:国家级前三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1、0.9、0.8,省级第一等级0.7。
参赛人员证书排名权重:主持人或负责人1,排名第二至五的0.8,排名第六至十的0.6,排名第十之后的0.4。
该项指标得分=竞赛类别得分*奖项等级权重*参赛人员证书排名权重。获得Ⅰ类竞赛国家级第一等级的主持人或负责人,在符合推免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经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可直接获得推免生资格,无需参加综合评价。
(6)主持省级及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
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合格,计2分;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合格,计1分。
(7)外语六级,须达到或超过相应分数线,且语种与学生本人
在校修读的主修语种一致,计算办法为:该项得分=本人成绩/相应科目满分*2.5。分两类:
①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实施的:CET6≥425;小语种(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六级≥60。
②由其他国际机构实施的:雅思≥6.5,托福≥90,PTE≥60;其他语种分数线参照CET6及格线。
须提供相应成绩单为准。
(8)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国家荣誉称号,计2分。获得省级优秀大学生、省级大学生年度人物等省级荣誉称号,计1分。须提供相关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以上各项指标统计截止时间为申请推免年度文件下达之日。总分相同条件下,按照学生的成绩绩点、外语六级、国家级荣誉、科研成果、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竞赛获奖进行排名。
3. 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GPA)计算办法以教务部认定结果为准。其中,曾不及格课程成绩的绩点按照上述办法第五章第二十四条打折计算。综合评价指标由学院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核学生出具的证明材料。
4. 综合遴选成绩=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GPA)/5*80+综合评价指标成绩。
5. 学院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申请推荐免试学生综合遴选成绩进行排序并公示,按照学生综合遴选成绩及指标分配方案确定拟推荐名单,上报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
三、指标分配
根据《山西农业大学2026年推荐和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方案》,本年度学校向我院下达的推免生指标数为25个,包括12个基础指标,13个倾斜指标。
13个倾斜指标分配方案: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3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3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普通班2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实验班1个);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专业1个、地理信息科学专业1个;
卓越人才实验班:土地资源管理卓越人才实验班2个;
农业资源与环境一流学科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1个。剩余2个指标在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和土地整治工程专业进行评选。考虑到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参与2个指标的参评人员成绩按照其综合遴选成绩与对应专业第一名推免生的综合遴选成绩比例排名。
参评人员排名得分=参评人员综合遴选成绩/对应专业第一推免生的综合遴选成绩*100。
12个基础指标分配方案:
根据各专业人数和指标分配比例(2.75%)采用四舍五入法计算具体指标分配数。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土地整治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卓越人才实验班)指标数分别为1.127、2.036、2.834、3.164、1.745和1.091,因此每个专业按人数分配指标数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1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人,环境科学专业3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3人,土地整治工程专业2人,土地资源管理(卓越人才实验班)1人。
四、推荐程序
1、提交申请。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向学院教务办提交《山西农业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思想品德考核表》《山西农业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申请表》《山西农业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综合评价成绩计算表》及相应证明材料。
2、学院审核。学院推免硕士研究生遴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对符合条件申请者GPA排名、综合评价指标材料审核,计算综合遴选成绩,按照各专业推荐名额,确定本单位拟推荐学生名单,填报《资源环境学院2026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结果》,并在学院网站公示不少于3日。
3、提交学校审核。学院将拟推荐的名单提交学校,进行下一步审核公示。
五、时间安排
1、2025年8月30日,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提交申请材料。
2、2025年8月31日—9月5日,学院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计算综合遴选成绩,根据实施细则,分别按专业排序,确定拟推荐名单,并在学院网站公示。
3、2025年9月6日,向学校提交推免相关材料。
六、附则
本实施细则由资源环境学院负责解释。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25年8月27日
附件:
Ⅲ类竞赛参考目录
序号 |
会议名称 |
授予单位 |
1 |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 |
中国数学学会 |
2 |
全国大学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 |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
3 |
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 实践技能竞赛 |
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组委会 |
4 |
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 |
5 |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 |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地理学会 |
6 |
全国大学生国土空间规划技能大赛 |
教育部高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7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
教育部 |
8 |
“创青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
共青团中央 |
9 |
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 |
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经济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