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优秀毕业生
资·榜样 || “去来如一,真性湛然”——资源环境学院2022级环境科学学生王宇洋体悟分享 时间:2025-10-25

个人简介

王宇洋,女,中共党员,环科2202班学生,曾任党务中心副主任,双创中心干事,现任资源环境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


所获荣誉

1、2023—2024学年专业二等奖学金、外语优秀奖、学科竞赛奖、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2、2024年9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山西省铜奖。

3、2024年11月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

4、2024—2025学年专业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校长奖学金。

经验分享

学业:筑牢基础,主动探索

学业是大学的核心,课堂上要紧跟老师思路,重点内容及时标记,课后24小时内复盘笔记,避免考前临时抱佛脚。遇到难懂的知识点,别闭门造车,多去教学楼答疑室或线上慕课平台补充学习。同时,合理分配精力,优先保证专业核心课成绩,再根据兴趣选修拓展课程,平衡GPA与知识广度。

英语:融入日常,持续积累

英语学习贵在坚持,每天花 30 分钟背单词、练听力,可利用通勤时间听英语新闻。大二前尽早通过四六级,之后可备考雅思托福,提升学术英语能力。此外,多尝试用英语写课程报告,把英语从“考试科目”变成“实用工具”,为日后阅读外文文献、出国交流打基础。

学生工作:平衡付出与成长

学生工作或志愿服务能锻炼综合能力,但要避免盲目跟风。选择1—2个感兴趣的组织或项目,比如班委、志愿者协会,专注投入而非“广撒网”。工作中要学会合理分工、高效沟通,比如用表格梳理任务进度,及时与团队同步信息。同时,牢记学业优先,避免因工作占用过多学习时间,做到“在服务中成长,在成长中平衡”。

科研:从零起步,大胆尝试

大一可先加入导师的科研课题组,从整理文献、数据录入等基础工作做起,熟悉科研流程。大二尝试参与校级、省级大创项目,主动向学长学姐请教选题技巧,学习使用文献管理工具和数据分析软件。即使初期没成果也别气馁,科研注重过程积累,每一次文献阅读、实验操作都是能力的提升。

竞赛:精准选择,以赛促学

竞赛要结合专业方向和个人优势选择,比如学科竞赛、机器人比赛。备赛时组建互补团队,明确分工,制定详细计划,定期复盘进度。别只看重结果,竞赛中的方案设计、团队协作能力,能帮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还能为简历增添亮点。


成长寄语

大学不是 “轻松躺平” 的驿站,也不是 “内卷焦虑” 的战场,它更像一片可以自主耕耘的土地。课堂上的专注、图书馆里的探索、社团中的尝试、竞赛里的挑战,每一段经历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积蓄力量。不用害怕犯错,比如一次不理想的考试、一场没做好的汇报,这些都是帮你看清方向的 “指南针”;也不必盲目追赶他人的脚步,有人擅长科研,有人热爱实践,找到自己的节奏,比 “复刻别人的成功” 更重要。

希望你们既能守住学业的 “基本盘”,也能勇敢去尝试热爱的事——去听一场感兴趣的讲座,去参加一次志愿活动,去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组队闯一次竞赛。哪怕偶尔慢一点、走弯路,只要始终保持好奇与热爱,始终记得 “踏实做好当下”,毕业时回头看,你一定会感谢这段全力以赴的时光。

愿你们在大学的日子里,既收获知识的厚度,也拥有成长的温度,最终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