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优秀毕业生
资·榜样 || “芳华待灼,砥砺深耕”——资源环境学院2022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王顺华体悟分享 时间:2025-10-02

个人简介:心向所往

王顺华,女,中共党员,资源环境学院土管2203班(卓越人才实验班)学生,曾任自律维权部门负责人、党务工作室副主任、校级社团剪韵艺社和印橡坊负责人,现任资源环境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组织委员。

座右铭为“天道酬勤,人道酬善”。To live, to travel, to become. 对于心之所向,无论风雨兼程,也要素履以往,希望终至所归。

获奖荣誉:步履生辉

1.2022-2023学年专业二等奖学金、学科竞赛奖;

2.2023年9月第九届山西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3.2023年9月第十八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三等奖;

4.2023-2024学年专业一等奖学金、学科竞赛奖、金瓯奖学金学习优秀一等奖、“优秀共青团员”、优秀个人奖”、“优秀生产实践个人”;

5.2024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

6.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

7.2024-2025学年专业一等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学科竞赛奖、外语优秀奖、优秀学生;

8.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西省银奖。

经验分享:通关密钥

大学“通关秘籍”五部曲:学业、英语、学生工作(志愿服务)、科研、竞赛。

一、学业——筑牢大学的 “立身之本”

大学一切发展的根基,都离不开扎实的学业基础。作为大学核心任务之一的学业,不仅关乎 GPA,更影响后续升学、就业、留学等关键选择,需做到 “扎实基础 + 精准突破”。学业上,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就像建房子一样有了架构,之后还需要不断填填补补,对每个地方了解透彻,才能保证“房子”雨淋不散,风吹不倒。

二、英语——大学生的必备技能

英语不仅是“考试科目”,更是大学阶段的“工具技能”,无论是阅读外文文献、参加国际交流,还是应聘外企、互联网大厂,英语能力都能成为“加分项”。英语要做到日日功,不断积累。

三、学生工作(志愿服务)—— 锻炼“软技能”,发挥“价值力”

学生工作(如学生会、社团、班级干部)和志愿服务,是大学“跳出课本”、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核心目标是“锻炼能力 + 积累经历”,而非“追求头衔”。

四、科研 —— 培养“批判性思维”,积累“学术潜力”

科研并非“学霸专属”,即使基础薄弱,也可通过“从浅入深”的参与,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升学或从事技术岗打下基础。

五、竞赛 —— 以“赛”促学,提升“核心竞争力”

竞赛是“检验学习成果、展现能力”的最佳平台,通过备赛能快速弥补知识短板、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获奖经历更是简历中的“亮点”,但需避免“盲目参赛”。


成长寄语:逐光前行

四年的时光能够改变些什么呢?能够改变的事情很多。事在人为,努力也许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但付出极致的努力,你终将会收获一些——也许是成长,也许是心境,也许是另一个起点的勇气。我是想说,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一朵花。

同学们,学习固然重要,也难免疲惫,但是赶路的时候,别只盯着脚尖加快步伐,记得抬头看看沿途的风景,或许周边花香鸟语,前方光天明亮,大道宽敞。

这一路上,眼下的困难或许如庞然大物,令人却步。可一旦你跨越它,再回头看时,它不过是一座大山脚下的一块小石子。我是想说,没有熬不过去的黑暗,没有等不来的黎明,世上没有真正的绝望,只有被思想困住的囚徒,凡事心向阳光,便不惧风雨来袭,于逆境中转身,亦可走出一条坦途。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笃行不怠自会迎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