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落,松柏凝翠。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院学子怀着崇敬之心前往马定夫村参加了清明祭英烈活动,写下他们的心得体会。
土管2202吴悦: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加了祭马定夫烈士的活动。当踏入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望着那高耸的纪念碑,崇敬与感动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
马定夫是抗日英烈,他年少时就积极追求进步,探索革命真理,立下“愿将浩气弥天地,不为金钱累子孙”的豪言壮语。为了保护百姓不受日军侵害,他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令人动容。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冲锋在前,用热血和生命保卫祖国与人民。
此次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如今的和平与繁荣,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应忘却他们的牺牲,更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英烈为榜样,在学习与生活中,树立坚定的信念,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
我会铭记这次祭英烈活动,铭记马定夫烈士的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土管2301杜佳怡:
3月31日上午,我怀着崇敬与庄重之情,跟随学院前往马定夫村参加了清明祭英烈活动,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收获了许多触动心灵的感悟。
我们首先来到了马定夫烈士纪念馆,听着讲解员讲述他的英勇事迹,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马定夫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凭借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直至献出宝贵生命。他的故事不只是一段历史记录,更是一部热血铸就的奋斗史诗,展现了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不惧牺牲的伟大精神。讲解结束后,老师带着我们自行参观了纪念馆,并为我们讲述了许多抗战时期的历史故事。
接下来我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来到了下一个地方,站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深切缅怀之情,一步一步迈向纪念碑,我将手中的鲜花轻轻献上,这是对先烈们最诚挚的敬意,也是对那段悲壮历史的铭记。接着,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齐举右拳,面向团旗重温入团誓词,一字一句,清晰且坚定,在这片承载着厚重记忆的土地上回荡。
这次祭英烈活动,是缅怀,更是激励。我将永远铭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我不断前行。
地信2101侯晒玥:
今天我参加了关于马定夫烈士的祭奠活动,心里感慨万分。
马定夫烈士于1915年出生在榆社县东汇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在读书期间他开始接触到李大钊、鲁迅等先进人士的作品,心中便逐渐萌发了民主思想。1943年6月,马定夫带着部队来到晋中地区的太谷南山根据地中北岭一带,执行上级交给的“抢收小麦、保卫夏收”的战斗任务。而马定夫却在战斗中因腹部中弹抢救不及而不幸牺牲,年仅28岁,有十二位烈士在这场战斗中牺牲。在纪念馆我们瞻仰了马列夫烈士的生前照片,旧时的军装,水杯,饭盒,深深的感受到了当时抗日战争的艰辛和不易,在反抗侵略的年代,有无数年轻的生命愿意用鲜血守卫我们的国家,他们奋勇顽强,意志坚定,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前赴后继,勇于奉献。
在马定夫烈士墓碑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曾用正气还天地,已将身心献人民”,正因为有当年无数奋勇抗敌,顽强不屈的抗日战士,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和平,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努力发展自己,发展国家,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土管2101邵一俊:
清明时节,心怀崇敬,我来到马定夫纪念馆,参加了祭奠英烈的活动。站在纪念馆中,我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力量。这里陈列的珍贵照片和历史遗物,生动地展现了马定夫烈士短暂却伟大的生命历程。他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为了保护百姓安全,英勇牺牲,年仅28岁。今天上午的祭扫仪式庄重而肃穆,敬献花篮、默哀、鞠躬,站在那一刻,脑海中浮现出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的身影,眼眶不禁湿润。
这些英勇的烈士,本是平凡的普通人,但因为心怀家国,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成为了人民的钢铁长城。相比之下,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往往会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困难而抱怨。马定夫烈士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安宁,我们怎能辜负这份宝贵的和平?对于我来说,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应该像英雄们那样不畏艰难,勇敢攻克难关;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应坚定信念、敬业奉献,将先烈们的精神继续传承。
当我离开纪念馆,阳光洒在大地上,仿佛烈士们的目光在注视着我。我深知,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不辜负英烈的热血与付出,让他们的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地信2103董育鑫:
清明祭扫不仅是对先辈的追思,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溯源。在参加学院清明祭英烈活动后,感触颇深,随着学院一起来到马定夫烈士纪念馆前,听讲解员讲述马定夫烈士波澜壮阔的一生,我不由得思考着“牺牲”二字的重量?展馆墙壁上所记述的每一场战斗,都是烈士们用生命在战斗,展馆内的老物件无声讲述着1943年马定夫为保护群众转移壮烈牺牲的故事,这些实物印证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愿将浩气弥天地,不让金钱累子孙。”这是马定夫投身革命时写下的豪言壮语,而马定夫烈士在枫子岭战斗中牺牲,这种用生命践行“誓死保卫群众”的选择,揭示了在个人生死与人民利益之间,真正的共产党人永远把群众安危置于首位。
在此次活动中,我参观了马定夫烈士纪念馆,在纪念碑前宣誓,并向牺牲的烈士们献花。马定夫烈士虽然永远的失去了生命,但是他英勇献身的事迹与所具备的爱民模范精神被人民传承下来。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应该学习着这种奉献精神,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随时付出自己的全部,在今后学习生活中,宣扬英烈精神,并在实践中付出行动,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实践价值。
环科2103刘晓彤:
清明时节,我随党支部前往马定夫烈士纪念基地。山道蜿蜒处,苍松翠柏间,一座青灰色纪念碑直指云天,仿佛在讲述着那个血与火交织的年代。
展馆内,述说着马定夫烈士的壮烈人生。这位1915年出生于榆社县的书香子弟,在北平求学期间毅然投身革命,带领家乡子弟兵创建抗日根据地。展柜里的煤油灯、土布军装,无声诉说着他"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铮铮誓言。最令我感动的是“血战枫子岭”,那是1943年,为掩护千余群众转移,马定夫率部与十倍于己的日寇激战竟日。战士们用刺刀拼出最后一道防线,直至全员壮烈牺牲。这让我真正读懂了太行精神——那是崖柏般坚韧的意志,是山石般不屈的脊梁,是军民同心筑就的铜墙铁壁。
纪念碑前的山风卷起松涛阵阵,仿佛当年冲锋的号角。我轻轻擦拭碑身,看到石碑上镌刻的"民族英雄"四个字,突然明白:所谓太行精神,正是千万个马定夫用青春热血浇铸的信仰丰碑。他们化作太行山脉永恒的坐标,指引着新时代的我们继续攀登。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浇灌的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实干续写太行精神新篇,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