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杜佳怡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爱国情怀,7月8—10日,资源环境学院赴陵川县社会实践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实践活动。我在2024年的这个暑假,有幸参与了陵川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段充满收获的经历,让我对乡村生活、社会发展以及自身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陵川,这座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小城,山峦起伏,风景秀丽。跟着车队我们首先来到了第一站浙水村,刚进入浙水驿站,就赫然出现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了党旗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几个红色的大字。
那一个个醒目而庄重的红色标语,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真理,清晰地告诉我们,要全心全意地跟着党的领导昂首向前。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太行山王莽岭,进入王莽岭景区的博物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2字的太行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太行精神凝聚着非凡的智慧和坚毅的品质,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用心领会的。
接着,我们坐的大巴车从挂壁公路往山下前进,我们领悟到了永不褪色的锡崖沟精神,锡崖沟挂壁公路是锡崖沟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三十年风餐露宿,三代人前赴后继,用原始的工具、简陋的方法,凭借滴水穿石的愚公移山精神,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抠出了一条全长7.5公里的通往外部世界的“天路”。这条挂壁公路分为上下三层,呈“之”字形攀上山顶,创造了中国乡村筑路史的人间奇观。下山后,老师们带我们来到了修建挂壁公路的书记家中,我们在这里收获了一堂与众不同的党课,更加坚定了我们要跟随党的领导走下去的信念。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义汉兵工厂,一进展览馆内我们就看到了头上悬挂着一条长长的红色丝带,这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道路长路漫漫,我们跟随讲解员的带领下见证了党的光辉历程,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通过这次陵川三下乡社会实践,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经验,更是一种成长和担当,我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未来,我将努力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像陵川这样的地方能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通讯员:张丽新
在这个充满热情与探索的七月,资环院的实践队员们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陵川实践之旅。从浙水村到王莽岭,再到锡崖沟,最后在陵川烈士陵园和义汉兵工厂结束行程,每一天都充满了感动与收获。
7 月 8 日,初抵浙水村,实践队员们立刻被其古朴的韵味所吸引。这里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岁月在这些砖石木瓦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漫步在村中的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回了过去。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浙水村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浙水村的人民积极投身革命,为保卫家园、争取自由和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勇敢和坚定让我深受触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之时,每个人都有责任挺身而出。
7 月 9 日上午,实践队员们参观了王莽岭红色印记展。展览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真实的文物和详实的文字介绍,生动地展现了当年革命先辈们在这里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那些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们,实践队员们对“奉献”和“牺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下午,来到锡崖沟,这里的挂壁公路深十分感震撼。锡崖沟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这条通往外界的道路。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7 月 10 日,在陵川烈士陵园,资环青年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先烈。看着那一座座庄严肃穆的墓碑,心中涌起无尽的敬意。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正义和尊严,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随后,参观义汉兵工厂,了解到这里曾经为前线生产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兵工厂的工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的敬业精神和爱国情怀让我为之动容。
通过这次下乡实践,实践队员们深刻领悟到了红色精神的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敢无畏、无私奉献。希望这些宝贵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从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